为什么有些事明明不想说,却还是忍不住发朋友圈?

微信有一个功能,发送朋友圈时可以选择给谁看,其中有一个选项是“私密,仅自己可见”。有一次和一个朋友四仰八叉地躺在沙发上刷朋友圈,朋友说:“微信这个功能真是弱智,设置这么个选项有什么用,发朋友圈不就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吗,仅自己可见还写个屁啊!”
我却觉得微信的开发者很了解人性。
经常会在社交平台上刷到暧昧不明的消息,类似于:“这样的事情,总是能带给我翻腾的心情,如果要说这翻腾是喜悦,是痛苦,还是压力,我想没人能说得清,此刻要向谁诉说呢……”然而当我真的出于关心询问对方“亲爱的,你怎么了?”的时候,往往得到的回应会是:“哈哈哈哈,没事啦亲爱的,哪天一起出来吃吃逛逛啊!”
瞬间觉得自己是个傻瓜。
刚开始觉得匪夷所思,发这样的消息,不就是为了获取朋友的关心,找一个人聊聊天吗,为什么当我给出回应的时候,却反而得到嘻嘻哈哈的搪塞呢?
经历的次数多了,再见到这样自言自语式的消息,也就学会了乖乖地保持沉默。因为我大概明白,不是每一条公之于众的消息,都是真的想要公之于众、热切地等待一个回应。
到后来,自己也经历了很多那样的时刻:相思无以化解,怨恨无可避免,疼痛无法缓和之时,就会有一种难以抑制地拿起手机发条消息的冲动,哪怕只是胡乱地发一条朋友圈,哪怕只是不明所以地撂上一句脏话,也会让我觉得好过很多。